(5*文章)
春蠶窮盡一生精力,才吐出雪白柔韌的蠶絲;農夫揮灑多年汗水, 才收穫堆積如山的禾稻;作家耗盡半生心血, 才編出扣人心弦的名作。每事每物的出現都有一定時機, 只要能潛到一定深度、把握機會,定能完美無瑕地落在冰面之上。
沉潛似乎笨拙,但當克服歧視目光、專注目標,覷準時機, 定能躍出水面,畫出一道美麗的弧線。「牛下女車神」- 李慧詩苦練四年,參與大大小小的練習賽, 如願再次踏上奧運的舞台。天意難料,她在競輪賽中意外摔倒, 令不少支持者嘆息不已。一次意外,讓她四年的汗水付之一炬。 可幸的是,她並無一蹶不振,反而養精蓄銳、加緊操練。 皇天不負有心人,她最終在日本單車凱琳賽中, 以驕人的成績奪得金牌,填補了她心中的遺憾。她取得成功的要訣, 不僅在於其堅毅不屈的精神,更繫於其深遠的目光, 精於揀選合適的時機,勾畫閃閃生輝的弧線。
沉潛需要的不僅是無比的毅力,更需要驚人的決心和勇氣。 無獨有偶,在近代中國亦出現了不少「沉潛的企鵝」, 其中尤以原子彈之父-錢學森博士最為人熟悉。 錢博士在列強霸道橫行的時代,「忍辱負重」 到異地修讀空氣動力學,受盡西方人的白眼。然而, 當祖國處於水深火熱、面對困厄之際,錢博士毅然放棄修業, 隻身回到中國研製原子彈。終於,他力排眾議, 獨具慧眼地察覺原子彈在現今世界的重要性,抓緊機會, 成功研發第一枚國產原子彈,使中國一踴成為軍事強國。 倘若錢博士沒有沉潛的勇氣,他又怎能為中國掀開新一頁呢?
綜觀現今社會,重視結果的人十有八九,真正韜光養晦, 佇候良機的人實在屈指可數! 企鵝躥出水面的美態固然吸引人們留戀, 但水底裏沉潛的努力是否都應受到同等的重視?正如現今中國, 經濟熾熱地急速增長,國民生活漸趨改善。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。 或許現今人們生活在混凝土的樓房中, 就漸漸失去追尋更美好生活的動力,忽略了前人沉潛的價值, 整個社會都在慢慢變質……
世界不斷變遷,社會不斷演變,時代不斷進步。 在緊隨時代急促的步伐,走在社會的前沿時, 我們是否要反思沉潛在成功前付出的價值? 我們是否也要重新聚焦沉潛的真諦?
企鵝能靈活踴出水面,在空中留下令人讚嘆的弧線, 依靠的是沉潛的決心和勇氣。只要我們肯堅持自我, 攖取適當的時機,一道完美的弧線終會出現在靜寂的空中, 永不褪色!
沉潛似乎笨拙,但當克服歧視目光、專注目標,覷準時機,
沉潛需要的不僅是無比的毅力,更需要驚人的決心和勇氣。
綜觀現今社會,重視結果的人十有八九,真正韜光養晦,
世界不斷變遷,社會不斷演變,時代不斷進步。
企鵝能靈活踴出水面,在空中留下令人讚嘆的弧線,